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心理学与生活> 第 2 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 部分(2 / 2)

2、知觉组织原则


组织的难题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威特海默(1923)研究的。


接近律(lawproximity):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近(最接近的)元素会被组织到一起。


相似律(lawsimilarity):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到一起。


共同命运原则(lawmom fate)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朝同一方向运动和具有相同速度的元素会被组织在一起。


3、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整合


世界本身是一种普遍稳定的信息资源。对于外部环境中那些保持稳定的信息没有必要好人记忆,这样你就不必加工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了。


“不可能”图形引发的错觉,当试图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的时候,这些细节并不能够正确地结合在一起。


4、运动知觉


诱导运动(induced motion):看起来视觉系统有一种强烈的趋势把一个较大的、包围的图形作为一个较小的、被包围的图形的参照框架。


似动(apparent motion)的最简单的形式称为Φ现象:当视野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点以大约每秒4到5次的频率交替出现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5、深度知觉


对深度的解释依很多赖于很多关于距离的不同信息来源(通常称作深度线索)——包括双眼线索、运动线索和图形线索。


(1)双眼线索和运动线索


一个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称为视差(retinal disparity)。


视觉系统能够有效地把两个或两个成像之间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解释为三维世界的深度。


视轴辐合(convergence):当两只眼睛注视一个物体时,它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向内侧转动,当物体非常近时,眼睛必须相向转动很多以保证同样的像落在两个中央凹上。


大脑利用你眼部肌r的信息来判断深度。然而,眼部肌r的视轴辐合信息对于深度知觉最多只在10英尺内有效。


相对运动视差(relative motion parallax),环境中物体的相对距离决定了它们在视网膜成像场景中相对运动的大小和方向。行驶的汽车看起来比近距离的物体更像是静止的。


(2)图形线索


包括在图片中发现的各种深度信息,称为图形线索。


c入或者遮挡、y影、相对大小、线条透视和质地递变


最近的物体投s的像最大,而最远的物体投s的像最小。这个原则被称为大小/距离关系原则。


线条透视是一种同样依靠大小/距离关系的深度线索。当平行线向远处延伸时,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像会聚为一个点。


质地梯度能提供深度线索是因为随着表面深度增加,质地的密度会变大。


gibson质地和深度的关系是所知觉的环境中一个恒定的变量。


6、知觉恒常性


尽管你的感觉器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恒定的、稳定的,叫做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意味着虽然近距刺激的性质会随你每次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改变,但你感知的远距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的。


(1)大小和形状恒常性


视觉系统把距离的信息与视网膜关于成像大小的信息相结合,产生通常与远距刺激实际大小相对应的客体大小的知觉。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是指在视网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物体真实大小的能力。


推断物体大小的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具有相似形状物体性质的先验知识。


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正确地感知物体的形状,即便当物体处于倾斜的位置,使得视网膜成像的形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存在实质的不同时。


存在有效的深度信息的时候,你的视觉系统能够简单地通过考虑你与它不同部分的距离来确定一个物体的实际形状。


(2)方向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orientation constancy)是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你识别环境中真实图形方向的能力。


方向恒常性依赖于你内耳中的前庭系统。通过结合前庭系统的输出和视网膜上的朝向,你将能够准确地知觉出物体在环境中的朝向。


先验的知识会提供一些关于物体朝向的附加信息。然而,当一些复杂的、不熟悉的图形以异常的朝向出现时,你可能就不容易识别它们。


(3)亮度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lightness constancy),即人们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将物体的白度、灰度和黑度等知觉为恒定的倾向。


实际上,之所以存在亮度恒常性,是因为即使物体反s光线的绝对量发生了改变,反s光线的百分比却是基本上恒定的。


四、辨认与识别过程


1、自下而上的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从周围的环境获取感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以抽取并加工相关的信息,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bottom…up processing)。自下而上的加工与经验事实密切相关,它处理一定量的信息,并将外界刺激的具体物理特征转化为抽象表征。也被称为数据驱动的加工。


利用已经掌握的环境信息来帮助知觉识别,并且期望影响了知觉,这种现象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包括过去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动机和文化背景、记忆中存储的概念影响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也称为概念驱动(或者是假设驱动)的加工。


吵闹环境下,人们却很少觉察到声音信号的中断,这种现象叫做音素重建。


2、物体识别


用于研究自下而上再认加工的一般方法:确定知觉系统用以识别知觉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比德尔曼:所有的物体都是由一系列的几何离子或几何子组成,根据“每个三维的几何 都在一维的视网膜上产生独特的刺激模式”这个原则可以确定36个几何子。这种独特的规律使得可以从视网膜上的感觉刺激逆向推出外界的客体是什么。


研究证明可以根据不完整的识别物体,然而一旦某些关键成分被破坏,那么就很难识别出整个物体。


3、情境和期望的影响


知觉识别取决于期望和物体的物理特性。物体识别是一个构造和解释的过程。根据已有的知识、所在的场所周围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识别出的物体也会有所不同。


定势(set)是指准备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刺激进行知觉或反应。


运动定势是指准备好做一个事先设定好的快速反应。


心理定势是指准备好根据规则、说明、期望或者是习惯倾向等来处理某些问题。


知觉定势是指准备好在特定的情境中知觉到特定的刺激。例如,一个新妈妈常常会有一种知觉定势,就是总觉得听到她孩子的哭声。


第六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一、意识的内容


意识(consciousness),表示一般的心理状态或其特殊的内容。


1、觉知和意识


清醒时的意识通常包括那个时刻的知觉、思维、情感、表象和愿望即在特定时刻有意识地觉知到的所有经验。


意识的三个不同水平:


》 基本水平,对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觉知;


》 中间水平,对你所觉知的一个反映;


》 高级水平,对你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认识(或觉知)个人经历的事件具有自传的特征。自我觉知赋予你一种人历史感和认同感。


2、意识的可接近性


(1)非意识过程


非意识(monconscious):血压的调节、呼吸等基本生理活动。


(2)前意识记忆


只有在你的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忆(preconscious memories),大量的记忆信息。


(3)未被注意的信息


你所注意的事件及其唤起的记忆一起决定意识的范围。你会对不在你注意范围内的信息有一种无意识表征。


(4)无意识


无意识(unconscious):意识水平之下的c作过程


3、研究意识的内容


实验参加者在进行各种复杂任务的时候将解决过程大声地讲出来。他们尽可能详细地报告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所经历的思维序列。这种所谓出声思维报告(think…aloud protocols)。


经验抽样法(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被试佩戴一些装置,它发出信号时被试应该报告他们正在感受或思考的内容。


二、意识的功能


1、意识的作用


(1)帮助生存


》 意识对你所察觉的和你所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 意识完成一种选择储存功能。


》 使你能基于过去的知识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案。


(2)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现实的个人建构是你基于你的一般知识、过去经验的记忆、当前的需要、价值、信念和将来目标对当前情境的独特解释。


现实的文化建构是由特定一组人群的多数成员所分享的思考世界的方式。当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发展了一种与文化建构相适应的现实的个人建构,它会被文化所肯定,同时也肯定文化建构。这种对现实的意识建构的相互肯定称为共识效度(consensual validation)。


2、研究意识的功能


slip(spoonerismslaboratory…induced predisposition)技术确定无意识力量影响犯言语错误的可能性的方式。


另一种研究意识和无意识过程之间关系的方式是把它们放在相对的位置上:adrian marr是否著名。


鼻点测验:儿童获得自我觉知的实验。


三、睡眠与梦


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s):你的唤醒水平、新陈代谢、心率、体温和激素活动的涨落依照的是你内部的时钟节奏。


人的生物钟周期是24。18小时。


时差的发生是因为内部生理节律与常规的时间环境不协调。旅行的方向和跨越时区的数目是最重要的变量。向东旅行比向西飞行导致更大的时差。


1、睡眠周期


生理节律中大约1/3是行为静止的阶段,称为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s 。rem)。睡眠者不表现rem的时段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 ; nrem)。


苏醒,低电压,不规则,快速。


半睡半醒,8~12cps—a波


在睡眠阶段1,eeg表现的脑波是大约3~7cps,θ波。


在阶段2,eeg的特点是睡眠纺锤波和k结,12~16cps电活动的瞬间脉冲。


睡眠阶段3和4,1~2cps,δ睡眠。


rem睡眠,很像清醒时的模式,低电压,随意,伴有锯齿状波。


nrem一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rem为10分钟,整夜4~6次。


nrem占整个睡眠时间的75%—80%,而rem睡眠则占睡眠时间约占20%—25%。


2、为什么睡眠


nrem睡眠的两个最一般的功能也许是保存和恢复。


保存能量。


打理内务并以某些方式使自身得以恢复。


rem睡眠:


》 在婴儿期,rem睡眠好像负责建立眼睛运动的神经和肌r之间的通路。


》 使脑中的功能结构建立起来。


》 也在心境和情绪的保持过程中起作用,储存记忆并将最近的经验整合进先前的信念或记忆中。


》 对nrem睡眠之后的脑平衡的恢复是必需的。


rem睡眠的量随年龄的增长快速减少,而nrem则平缓地减少。


3、睡眠障碍


(1)失眠症(insomnia)


长期不能得到充足睡眠的人具有不能很快入睡、经常醒来,或早醒等特点。


当在睡眠实验室研究失眠病人的时候,他们实际睡眠的客观的质和量很不一样,从受到干扰的睡眠向正常的睡眠变化。


许多缺乏睡眠的失眠患者却表现出了正常睡眠的生理学模式——一种被描述为主观失眠的情况。


突发性睡眠症(narcolepsy)是一种以白天周期性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它经常与猝倒联系在一起,即由情绪兴奋,带来的肌r虚弱或失去肌r控制而使人突然跌倒,并立即进入rem状态。


(2)睡眠窒息(sleep apnea)


是一种上呼吸道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时会突然停止呼吸。


(3)日间嗜睡(daytime sleepiness)


过度睡眠导致迟钝,反应时延长,并损害运动和认知任务的c作。


4、梦:心理的剧场


nrem阶段也会有梦:


与nrem状态联系的梦不太可能包含涉及情绪的故事内容,而更像日间的思维,较少的感觉表象。然而,那些有睡眠障碍患者nrem睡眠中的梦会增多,而睡眠正常的个体如果上午很晚才起床也会出现在nrem睡眠中梦增多的情况。


(1)弗洛伊德梦的分析


将梦中象征看作强烈的、无意识的、被压抑的愿望的符号表达。它们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梦里有两股动力:愿望(wish)和抵抗愿望的审查(censorship)。审查将隐藏的梦的内容,即潜在梦境(latent content)转化成显性梦境(manifest content);弗洛伊德称这一过程为梦称(dream work)。显性梦境是可接受的版本;潜性梦境代表社会和个人不能接受的但是是真实的“未剪辑”的版本。


梦揭示了病人的无意识愿望,以及附加在那些愿望上的恐惧和病人用来处理导致愿望和恐惧之间心灵冲突的特征性抵御。


(2)梦内容的生理学理论


霍布森和麦卡利激活——整合模型:从脑干发出的神经信号,刺激脑的皮层区域。这些电信号的发放每90分钟自动地发生,并保持30分钟左右的激活——可以说明rem和nrem睡眠阶段的周期性变化。这些放电激活前脑和皮层的联合区域;此时此刻,他们激活做梦过去经验的记忆和联系。这些随机发放的电“信号”没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内在的含义和一致的模式。


(3)梦魇


当一个梦让你感到无助或失去控制吓着你的时候,你正在经历梦魇。


四、意识的其他状态


1、清醒梦境(lucid dreaming)


一旦觉知到做梦,尽管还没有睡,睡眠者就会进入到清醒梦境的状态,他们便可以控制他们的梦,按照他们自己的目标引导梦,并使梦的结果符合他们目前的需要。


2、催眠(hypnosis)


它以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参与者体验对催眠暗示增强的反应性。


(1)催眠感应和可催眠性


催眠感应,它是一组最初的活动,能使外部注意力分散减到最小并鼓励参与者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催眠最重要的因素是参与者受催眠的能力或“天分”。可催眠性(hypnotizability)表示个体对标准化的暗示做出反应并体验催眠反应的程度。可催眠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催眠反应高峰是在青少年初期,随后减少。它与轻信和顺从这样的人格特质没有任何相关。反映了一种独特的认知能力,即全神贯注于一种体验之中的能力。


(2)催眠的效果


催眠状态下,个体对有关运动能力和知觉经验的暗示做出反应。


催眠可以减少疼痛。


自我催眠(自动催眠auto…hypnosis)是控制疼痛的最好途径。


催眠的力量不在于催眠师的某种能力或技能,而是存在于相对可催眠的个体和被催眠的个体身上。要被催眠不需要放弃个人控制;


3、冥想


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


一种宁静的机敏,一种较低的身体唤起但增强的觉知状态。


冥想的目标不只是暂时缓解紧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使个体获得启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觉和思维从自发的已学?


请收藏:https://m.biq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